图1:中国女排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庆祝胜利。

图2:2019年女排世界杯期间中国女排运动员朱婷(左)扣球。

图3:中国女排站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。

影像中国

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女排,不只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,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、团结协作、拼搏拼搏、永不放弃的精神。女排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,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精神,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。

——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2019年女排世界杯夺冠中国女排代表和教练员时的讲话

福建省漳州市体育训练基地是每逢重大比赛,中国女排都会来这里训练,基地里的腾飞纪念馆有一面冠军墙,墙上挂满了女排的照片、训练时使用的护膝、球衣,仿佛穿越时空,讲述着中国女排几代人的辉煌历程。

从“滚过泥巴,蹭掉几层皮,苦练技战术,立志登高”的竹棚出发,中国女排用艰苦奋斗搭建起梦想的阶梯,用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书写了一曲不懈奋斗、奉献奉献的佳话,谱写了一曲为国争光的动人诗篇。

2019年9月3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和教练员时指出:“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女排,不仅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,更重要的是,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、齐心协力、顽强拼搏、永不放弃的精神。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,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时代最强音。”

“学女排,振兴中华。”这句风靡40年的口号,引起无数人的共鸣,汇聚了无数人的奋进意志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,经久不衰的女排精神,继续激发出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。

祖国第一 团结合作

“每场比赛,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、奏国歌”

“这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战歌,它的主旋律是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。”1981年,一篇歌颂女排精神的报告文学《中华姑娘》传遍大江南北。

那一年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,人们意识到自己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上,各方面都要赶上世界。当时,中国女排踏上了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征程。在日本大阪,总教练袁伟民铿锵有力地说:“我们代表中华民族,祖国人民要我们去拼搏,去奋斗!”

“17:15!我们赢了!”1981年11月16日晚,决胜局最后一球落地时,解说员宋世雄的呐喊声让无数收看广播电视的中国民众泪流满面、欢呼雀跃:中国女排以3:2的总比分险胜日本队,以七战七胜的战绩,夺得“三大球”赛事之一的首个世界冠军。

孙晋芳、张蓉芳、郎平……站在最高领奖台上,12名女排队员有的笑有的哭。这座沉甸甸的奖杯,不仅为新中国体育揭开了新的篇章,也以昂扬的斗志向世界证明了“中国人能行”。

当年,漳州竹亭女排洒下了奋斗的汗水,不管训练条件多么简陋,女排队员们都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,练就了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,不畏强敌,敢于拼搏,艰苦奋斗,最终为祖国争光,为民族争光。

铿锵有力的扣球,敲响了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鼓声。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1981年11月17日所言:“如果我们用中国女排精神去进行现代化建设,又何必担心现代化不能实现呢?”

1981年至1986年,中国女排连胜,创下世界排球史上“五连冠”纪录,她们脚踏艰难,肩负重任,将理想化为风帆,这个英雄集体不仅擦亮了竞技体育,更成为中国名片和全民族的榜样、时代的标杆。

“爱国是灵魂、团结是法宝、拼搏是特质”。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惊天逆转、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逆转翻盘、2019年日本世界杯上的11连胜……中国女排一次次把“不可能”变成现实。她们的价值不仅在于征服对手,更在于征服自己。不管处境多么凶险,她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,咬紧牙关,战斗到最后一刻。

“每场比赛,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、奏国歌。”郎平用这把“铁锤”干了40年,以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夺得两枚奥运金牌,在她看来,女排精神的亮点是,越是困难的时刻,越会有人挺身而出挑起重担,越是大家齐心协力。

精神的回响跨越时空,凝结成奋进的力量。40年前,万众瞩目的女排;如今,“女排精神”屡屡成为网络热词。从白手起家、艰苦创业,到10次夺得世界排球“三大赛事”冠军,中国女排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、中国体育精神,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添了光辉的一页。

不忘初心,逆境中更勇敢

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_夺冠女排_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

“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胜利,而在于努力争取胜利”

中国女排有一首队歌叫《阳光总在风雨后》,是陈忠和带领球队在2003年时隔17年重夺世界冠军、2004年夺得奥运冠军后唱的。动人的旋律伴随着中国女排走向辉煌的巅峰,也鼓励大家在最低谷时永不放弃。

赛场上没有永远胜利的将军,中国女排经历过太多挫折和磨难。伤病困扰、状态起伏、成绩起伏……队员们在一场又一场生死战中站了起来。“要坚强,就要直面一切困难。”“人生不是要赢,而是要努力赢”塑造了这支队伍的精神。

中国女排每次组建都会进行军训,从作风入手,打好技术训练的基础。40年来,这支队伍也曾因年轻球员的缺乏、重大比赛失利导致的低迷而遭遇困境,但凭借不服输的精神、坚不可摧的韧劲,女排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翻盘战。

无论顺境逆境,中国女排从不因胜利而骄傲,也不因失败而气馁。优良作风见证了光荣集体的历史写照,激励后人继续奋斗、奋进。坚持走中国特色排球发展道路,让爱国主义深入人心。而集体主义作为“传家宝”,为这支光荣军队绘上不变的底色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伟大都是在平凡中诞生的。你们坚持每天训练,咬紧牙关战胜伤病,默默忍受挫折,特别是在你们处于最低谷的时候,还有一批人默默努力、不指望回报。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,才有了中国女排取得今天的成绩。”

时光荏苒,新旧更替,中国女排为何总能取得佳绩?开拓国际视野、引入科学竞赛和训练理念、将职业精神与精神力量相结合,被认为是女排屡屡突破的秘诀。开拓创新,为女排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。

从球员到教练,赖亚文已与中国女排相伴32年,在她看来,女排精神一直在延续和丰富,特别是2013年以后,采取“大国家队”战略、组建复合型保障队,不仅构建了“多人打球”的良性循环,更推动了理念和机制的改革,中国女排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这些年来,中国女排的教练员、队员们相继更换,但追求卓越、勇攀高峰的精神始终如一。她们的执着与拼搏,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了奋力拼搏的力量。东京奥运会受挫后,她没有气馁,表示将继续发扬女排精神,刻苦训练,补齐短板,重拾信心,以主攻手身份重新出发。

随着时代发展、社会进步,女排精神也与时俱进、不断提升,如今的女排在场上场下展现出的鲜活形象、自信气质、开放胸怀,是对新时代追梦精神的生动诠释。

“女排精神有着超越时代的社会价值,虽然中国人对体育的看法发生了变化,但女排多年来锻造出的关爱集体、精诚团结、锐意创新等品质,已经铸就了比金牌更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国际排联终身荣誉主席魏纪中说。

与时俱进,不断奋斗

“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”

2019年10月1日,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,中国女排队员乘坐“祖国万岁”彩车,经过天安门广场,向民众挥手致意。

中国女排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,喜爱、关注女排,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,祝贺的信电从全国各地飞来,广西的一位年轻工人为郎平精心制作了“铁锤”,女排队员的图像被印在邮票、日历上……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女排的热爱。

当时,人民日报开辟了《向女排学习,行动起来》专栏,重拾财富的大学生、街头流浪的个体经营者、奔向新生活的农民工,都从女排身上汲取了精神滋养,展现出了昂扬奋进、敢于冒险、敢于尝试的时代精神。

中国女排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共振,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:“五连冠”时期,女排精神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召唤,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发光发热。进入新时代,女排精神继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,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。

里约奥运会后,不少年轻人接过了传承女排精神的接力棒。女排在挫折面前的倔强和勇敢得到了更多“90后”、“00后”的认可。武汉抗疫一线的一名女护士,为了鼓励自己,在防护服上写下了中国女排队长朱婷的名字。

国家需要精神引领,人生需要价值引领。在新的征程上,我们面临的挑战和竞争,就像赛场上的竞争。大力弘扬女排精神,亿万中国人民同心协力,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走下去,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需要全面强国。实现体育强国目标,必须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,把运动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,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定不移同文化自信结合起来,坚持举国体制同市场机制相结合,不忘初心、持之以恒,努力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。

体育代表着青春、健康、活力,关乎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。体育强则中国强,国家富则体育强。女排精神鼓舞中国力量,亿万人民齐唱“五星红旗,我为你骄傲”,我们一定能在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的蓝图上续写中国奇迹、创造新的辉煌。

人民日报(2021年9月5日第6版)